導演及製作團隊簡介 Our Team

製作團隊

 

監製:張真、吳乙峰、蕭慕道

導演:李靖惠

製片:李靖惠

執行製片:連品雯

攝影:連品雯, Jack Liu

剪接:廖慶松

聲音設計:杜篤之

配樂:陳士惠

成音:聲色盒子工作室

法律顧問:冉燕飛律師

實習助理:Angela Sun, Jiebai Eric Huang, 王茹冰






image8

導演/製片:李靖惠

image9

簡介

 

      1996年至今為獨立製片導演,為台北市電影委員會推薦傑出台灣導演,第一位獲得亞洲電影基金會亞洲紀錄片連線獎助之台灣導演。電影有上千場映演紀錄,廣受媒體報導與觀眾好評,並榮獲許多國際獎項肯定。例如釜山國際影展發行獎、亞洲女性影展聯盟首獎、首爾國際女性影展首獎、台北電影節傑出個人表現獎等。作品並獲文化部電影長片輔導金、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公共電視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等單位補助。


        二十年創作生涯,長期關注遷移題材,女性與老人族群,作品散發溫柔堅毅的丰采與力量,為台灣製作老人題材紀錄片之先鋒。知名策展人游惠貞評論李靖惠導演的作品:「她是個用自己的人生與受訪者搏感情的紀錄片導演。」


        其代表作【家國系列紀錄片】,源自導演1996年親身照顧外公外婆的經驗,進而關懷其它的家庭,最後拓展至跨國來台灣照顧老人的外籍看護工。《麵包情人》是繼《家在何方》、《阿嬤的戀歌》、《思念之城》、《親親我的愛》、《暗夜飛行》之後〈家國系列紀錄片〉最終回。《麵包情人》榮獲十個國際獎項,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電影剪輯。獲邀參加五十多個影展,並於台灣戲院上映,在美國、中國及台灣巡迴映演。2015年文化部出版臺灣電影工具箱-《麵包情人》為獲選之傑出作品,這是文化部推廣台灣重要電影到海外之計劃,影片發行至各駐外單位、國際策展人、影人及學者,以促進國際藝術文化交流。


        李靖惠導演不僅致力於創作,亦從事電影教育,現任大葉大學副教授兼傳播藝術學士學位學程主任。並積極投入公共服務,曾擔任南投縣生態發展協會執行長及勵馨基金會顧問。

獲得獎項

2013 《麵包情人》加拿大國際影展傑出紀錄片獎

2013 《麵包情人》澳洲國際勞工影展國際競賽首獎

2012 《麵包情人》亞洲女性電影聯盟首獎

2012 《麵包情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觀眾票選獎

2012 《麵包情人》墨西哥國際影展紀錄片金棕櫚獎

2012 《麵包情人》華語紀錄片節亞軍

2011 《麵包情人》釜山國際電影節AND發行獎

2011 《麵包情人》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開幕片暨觀眾票選台灣獎

2011 《麵包情人》印度喀拉拉國際影展改變社會創意獎

2008 《麵包情人》亞洲電影基金會亞洲紀錄片連線獎助

2008   思恆獎

2008 《思念之城》南方影展最佳紀錄片

2007 《青春.記憶.愛》攝區23事紀錄短片競賽評審團特別推薦獎

2004 《森林之夢》宜蘭兒童電影獎佳作獎

2003 《阿嬤的戀歌》首爾國際女性影展首獎

2003 《阿嬤的戀歌》台北電影獎傑出個人表現獎

2003 《阿嬤的戀歌》金穗獎優等影帶獎

1999 《家在何方》傑出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

1999 《家在何方》金穗獎優等錄影帶獎

1996 《歸回》金穗獎優等錄影帶獎

作品年表

《麵包情人》/紀錄片/101min/2015/Taiwan

《暗夜飛行》/紀錄片/41min/2011/Taiwan

《親親我的愛》/紀錄片/7min/2008/Taiwan

《思念之城》/紀錄片/101min/2007/Taiwan

《青春.記憶.愛》/紀錄片/10min/2006/Taiwan  

《森林之夢》/紀錄片/90min/2004/Taiwan  

《社區夢厝邊情》/紀錄片/50min/2004/Taiwan  

《阿嬤的戀歌》/紀錄片/58min/2003/Taiwan

《家在何方》/紀錄片/56min/1999/Taiwan

《歸回》/紀錄片/56min/1996/Taiwan


關於作品更多詳情

監製:張真

image10

簡介

        紐約大學電影系終身教授,華裔美籍,現居紐約。國際重要的亞洲電影研究學者。1999年到紐約大學的電影研究系任教,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傳統上由白人主宰的電影研究界的華人教授。張真喜歡紐約的能量和多元的文化氛圍,也非常關注當下的社會,作為一個華裔女性,也特別關注女性電影與亞洲電影。透過和電影人交流,也通過寫文章、辦展覽等活動在海外推廣中國電影。2015年她為台灣國際女性影展規畫了中國女導演專題,廣受好評。

        80年代初她在復旦大學攻讀新聞專業,隨後赴瑞典學習電影製作和電影理論。1991年獲得愛荷華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1998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得東亞研究/電影研究的博士學位。在斯坦福大學從事了一年博士後研究後,她進入紐約大學執教。她的論文曾獲得電影和媒體研究協會的最佳學位論文獎。

        《愛子歸來》主角為女性,拍攝地主要跨越美國和中國;張真居住在紐約,身為華裔女性電影學者,她對於美國及中國的了解,以及歐美電影、亞洲電影、女性電影的研究,對於《愛子歸來》的創作場域觀察,兼具宏觀與微觀的視野。

監製:吳乙峰

image11

簡介

        台灣紀錄片大師。1960年生於宜蘭頭城鎮,文化大學影劇系畢業。臺灣解嚴後,1988年創設全景映像工作室,帶起臺灣紀錄片風潮,並致力於紀錄片教育及推廣工作。吳乙峰擅長與對象體的互動,及長時間的駐地拍攝聞名,長期紀錄的風格,開創臺灣紀錄片風氣之先驅。紀錄片系列作品有「人間燈火」系列及「生活映像」系列,重要紀錄片作品有《月亮的小孩》、《陳才根的鄰居們》、《生命》等。

        1999年臺灣921地震發生,進駐南投災區,於2003年完成《生命》作品,獲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優等獎、法國南特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2005年接聘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類評審。2008年創設「微光影像有限公司」,以團隊的方式在各地從事紀錄片教育及推廣工作。2012 紀錄片《荊蕀中的百合-蕭碧蓮、黃和美、沈秋香》獲新聞局高畫質電視節目補助,2013 電影片《秋香》上映。1999年臺灣921地震發生,進駐南投災區,於2003年完成《生命》作品,獲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優等獎、法國南特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2005年接聘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類評審。2008年創設「微光影像有限公司」,以團隊的方式在各地從事紀錄片教育及推廣工作。2012 紀錄片《荊蕀中的百合-蕭碧蓮、黃和美、沈秋香》獲新聞局高畫質電視節目補助,2013 電影片《秋香》上映。

監製:蕭慕道

image12

簡介

 

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文物博物館學專業。現為紐約豐收靈糧堂主任牧師、紐約牧者聯禱會主席及麵包情人電影公司董事。

曾從事中國古代文化史的研究及文物機構的管理多年,中國文化報特約記者、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1991年來美,1994年蒙召進入基督工人神學院紐約分院(後更名為紐約信心聖經神學院),獲宣教學碩士。

攝影/執行製片:連品雯

image13

簡介

 

        臺灣高雄人、定居紐約,自由攝影師,長期關注女性權利以及環保議題。

        艾默森學院媒體藝術碩士,專攻攝影。2009年完成動畫《獵人師》入圍第三屆數位出版金鼎獎最佳數位動漫獎。留美期間參與多部獨立製片電影製作,實驗短片作品《Touch》為2012年紐約Binghamton University學生實驗電影節參展影片。2013於波士頓舉辦攝影展《非髮入鏡》,獲得波士頓亞洲文化中心專訪,2015年入選紐約布魯克林海邊藝術家聯盟春季評審展以及於台北女性藝術家協會:女性外貌身影展。玉美抗癌日記預計2018年於台灣中正紀念堂展出。

配樂:陳士惠

image14

簡介

來自台灣的陳士惠,1982赴美深造取得波士頓大學音樂博士學位,並自2000年起獲聘為美國德州「萊斯大學」音樂院專任副教授、Syzygy音樂會執行長至今。2010榮獲傅爾布萊特獎,繼而受邀成為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與中央研究院訪問學人。2013再次返台,為外交部臺灣獎助金、漢學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訪問學人。

在美期間,陳士惠履獲國際大獎,如:美國國家文藝獎、美國羅馬音樂大獎、古根漢基金會獎、洛克斐勒基金會、美國國會圖書館、口瑟威次基音樂獎、及美國學院文藝獎。

陳士惠的作品不僅以在美國發表為主,也曾多次赴台灣、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英國、德國及義大利等地演出。歷年合作演出團體包括:費城交響樂團、克里夫蘭交響團、西雅圖交響樂團、以及波士頓現代交響樂團。陳士惠的新近創作有《法鼓山水陸法會》(動畫影片配樂)、《請恢復我們的姓名》(人聲與室內樂)、《推枕著衣──南管新唱》(弦樂四重及南管琵琶)、《土板部落往返的信》(說書音樂劇2013~)。2013由台灣書院、亞洲協會、趙氏漢學中心主辨,為陳士惠、胡台麗、林昭亮合作的阿美族紀錄片《讓靈魂回家》於美國六所大學巡迴演出(包括哈佛、哥倫比亞及加州伯克來大學)。

聲效設計:杜篤之

image15

簡介

台灣知名電影錄音師、音效師,曾榮獲十二座金馬獎最佳錄音、最佳音效,以及坎城影展等技術大獎、國家文藝獎等殊榮,法國南特影展曾為之舉辦個人回顧展。參與過包括《光陰的故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悲情城市》、《海上花》、《千禧曼波》、《花樣年華》、《2046》、《海角七號》、《天台》等華語電影的幕後製作。